首页

美脚老师

时间:2025-05-29 11:37:14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57233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刚刚过去的暑期(7—8月),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多个出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各地多措并举增加优质供给,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增多,满足了游客大众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在带动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催生出更多增长新亮点。

传鉴中国·嘉鱼县域品牌发展峰会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3月22日,俄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伤。这起事件震动世界,多国谴责。

王永庆谈歼-35A设计:细节体现了设计师的高度智慧

借力F1探索新产业、尝试新模式,无疑将为广州汽车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而即便是F1赛事本身,对于当下的广州已然足够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将是广州重塑传统“汽车城”形象急需的“抓手”。

【百万庄小课堂】“氯雷他定”冲上热搜 患有过敏性鼻炎到底怎么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表示,中小企业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数量最庞大的企业群体,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方愿同中东欧国家凝聚新共识、绘制新蓝图,发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补优势,发掘彼此市场潜力,推动建立互利互惠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赏京津冀盆景、观非遗展览 景山公园暑期活动上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